华枫论坛

华枫论坛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index.php)
-   风生水起(股票专坛)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forumdisplay.php?f=15)
-   -   FORD将要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showthread.php?t=399084)

naka Mar 30th, 2009 11:18

FORD将要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
 
GM的消息相对F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无论如何还是需要至少一家汽车厂的,F的管理是比较好的,如果能从这次危机中确认他的霸主地位,他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
策略:分批入驻,向上累计。

happy_2009 Mar 30th, 2009 12:06

引用:

作者: naka (帖子 2891580)
GM的消息相对F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无论如何还是需要至少一家汽车厂的,F的管理是比较好的,如果能从这次危机中确认他的霸主地位,他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
策略:分批入驻,向上累计。

FORD 有加股?

神州六号 Mar 30th, 2009 21:36

奥巴马否决通用和克莱斯勒的重组计划,通用CEO辞职,两巨头面临破产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30日正式公布第二轮汽车救援措施。让外界颇感意外的是,奥巴马任命的汽车业特别工作组给亟须救援资金的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汽车公司重组方案均打出“不及格”分,同时迫使通用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辞职。奥巴马否决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的改组计划,认为两公司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改组,方能得到政府的其他援助款项。

  市场分析师认为,由于白宫已经明确表示破产不失为选择之一,奥巴马这次分别给出的一个月和两个月重组“最后期限”或将成为两大汽车巨头的最后时光。

  意外一:

  干预程度罕见

  应奥巴马政府要求,通用公司29日正式宣布瓦格纳辞职。《纽约时报》认为,奥巴马政府施压且让瓦格纳迅速辞职的做法体现出政府对行业经济的强力干预,而这一干预水平为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

  纵观接受政府救援的大型企业,奥巴马政府已经要求多家银行巨头作管理层人事调整、削减高管薪水及奖金,甚至直接干预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巨头的企业决策。美国政府眼下已经持有AIG近80%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对AIG管理层的干预尚在情理之中;但对于政府没有控股、且在重组中的通用公司,政府直言CEO“下课”实属意料之外。

  意外二:

  救援钱袋骤紧

  要求瓦格纳辞职同时,奥巴马认定两大汽车企业重组计划“难以满足”获得更多救援资金的条件,要求通用和克莱斯勒分别在两个月和一个月内出台包含“更大牺牲”的重组方案。

  《纽约时报》说,过去几周,美国民众对救援资金用途的抱怨声异常高涨,促使奥巴马在花下一笔资金时更显谨慎。

  奥巴马助手先前已经表态,政府不会在维持企业生存的必要资金外多花一分纳税人资金,而如果企业看上去难以生存,政府会选择“走开”。

  意外三:

  回旋余地渺茫

  根据白宫官员表态,政府“不会再试图延后重组进程的结果”,因为奥巴马已经为政府拨付更多资金提出“非常严格、非常明晰、不能改变的最后期限和指导方针”。

  《政治周报》据此认为,两大汽车巨头的重组前景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或许已经预期到汽车巨头可能的破产前景,白宫已计划为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汽车提供承诺,确保售出汽车不会因为企业破产而影响后续服务,以打消消费者顾虑。

  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克莱斯勒公司前景更显暗淡。

  2008年,克莱斯勒旗下员工人数为5.8万人,远低于通用的25.2万人。白宫官员提及两大巨头重组方案时,对克莱斯勒的前景描述更悲观,认为重组方案过于乐观,且建立在不切实际的设想之上。

  《政治周报》说,对比政府向两家企业的不同要求,通用获得两个月“宽限期”,但克莱斯勒只有一个月;奥巴马要求瓦格纳辞职,至少还出于对通用像“一张白纸”一样重塑形象的期望,而克莱斯勒甚至没有机会获得任何具体干预意见。

  在政府急于挽救“大到不能倒下”的企业之时,克莱斯勒公司或许可能因为“小而被允许倒下”。

  由于投资者担心通用等汽车业巨头或将破产,30日纽约股市开盘后,三大股指的跌幅迅速超过3%,通用公司的股价一度暴跌27%。

  据新华社

神州六号 Mar 30th, 2009 21:36

美国政府考虑提供60亿美元救助克莱斯勒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08:2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网站援引法新社报道,白宫评估美国汽车工业的小组今天表示,美国政府考虑在30天的限期后,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投资60亿美元,以协助克赖斯勒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Fiat)缔结伙伴关系。

  这个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说,政府将提供克莱斯勒营运资金30天,使克赖斯勒尝试与菲亚特达成协议,并争取股东支持。

  报告中说:“如果达成协议,政府将考虑依克莱斯勒要求,投资达60亿美元,以协助这项伙伴关系成功建立。”

  报告又说:“如果未能达成协议,政府将不再以纳税人的钱投资克莱斯勒。”(陈政一)

神州六号 Mar 30th, 2009 21:39

毒资产救助计划前景未卜 新毒疮恶化速度惊人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0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晓鹏

  4月2日,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伦敦召开,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游说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采取措施应对全球危机。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出发之前,奥巴马要先把美国自己的问题处理好。

  在短短一周之内,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不少举措——先是出台了公私合营购买银行有毒资产的具体方案,接着又推出金融监管改革蓝图。

  种种措施都是为了重新打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并预防未来的金融危机。但问题是,这些针对金融行业的改革方案,金融业自身怎么看,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吗?

  至少从表面看,过去几周,由于AIG奖金事件,华盛顿和华尔街之间的关系曾高度紧张,甚至有点剑拔弩张。

  现在,是修补关系的时候了。北京时间3月28日,出访欧洲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奥巴马举办了一场聚会,将全美13家最大金融机构的掌门人请到了白宫,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花旗集团驻纽约的一位银行家对本报记者说,虽然华尔街的命运最后基本上都由华盛顿主宰,但奥巴马的金融救助和改革措施也需要获得华尔街的支持。

   华盛顿与华尔街“在一起”

  3月28日当天,来到华盛顿的13家金融机构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90分钟的会谈,之后是白宫精心安排的各家媒体的采访。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CEO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对奥巴马总统的各种措施都表示支持。花旗集团CEO潘伟迪说,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帮助经济复苏,“我的感觉是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 。

  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在记者会上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句子:“每个人都有份,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

  吉布斯说,奥巴马在会谈中传递出的信息是,华尔街和美国老百姓都应该做出牺牲,“总统强调华尔街需要美国民众,美国民众需要华尔街。”

  本月初,当美国国际集团(AIG)传出将向员工发放1.65亿美元奖金之后,美国民众对于华尔街的不满达到高潮。在此情况下,不但财长盖特纳,甚至奥巴马总统本人,都“顺应民意”,在多个公开场合对奖金行为表示愤怒和谴责。国会一再专门为此举行听证会,甚至匆忙通过法案,要收取90%的奖金税。而华尔街和华盛顿的反对党也开始质疑财长盖特纳的“能力”,试图要其“辞职”。华尔街和华盛顿的紧张局势达到高峰。华尔街担心政府或国会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干预,特别是在薪酬方面。高盛和美国银行上周都表示希望退还美国政府的救助资金。

  前述花旗银行家说,当反华尔街的情绪不断加剧时,美国政府救助金融系统的努力可能也会遭到破坏,特别是盖特纳的有毒资产计划。

  这位银行家说,目前美国银行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借贷,银行将资金握在手中以抵御未来可能的损失。如若退还政府资金,银行向经济提供借贷的能力会进一步减弱,奥巴马政府恢复经济的行动将遭受打击。

  但这次会面中,银行家们都承诺向经济提供更多信贷,当然他们也向政府提出了要求,即政府稳定的支持是增加借贷的前提条件。

  当被问到是否计划归还政府救助资金时,美国银行CEO刘易斯表示,因为银行仍在接受政府主导的压力测试,就上述问题做出决定的时机尚未成熟。高盛CEO布兰克费恩则说,过早偿还救助资金对大家都不利。

  至于市场关心的银行会否参与有毒资产计划,这些高管并未做出承诺。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道格拉斯·艾略特对本报记者说,私人投资者获得政府的补贴后可能会提高对有毒资产的买价,但问题是,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银行愿意卖吗?

  私人投资者愿买银行愿卖吗?

  北京时间3月28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拜尔就说,“如果这个项目(指盖特纳的剥离有毒资产计划)有问题的话,就是怎么让银行出售这些资产,我担心买家和卖家的价格谈不拢。”

  银行手中有毒资产的市场已经停止数月,他们不愿贱价出售。FDIC将提供低息贷款补贴私人投资者,希望他们能给有毒资产开出更高的价格,从而将买卖双方撮合到一起。

  但即便私人投资者开出更高的价格,是否能达到银行愿意出售的心理价位呢?

  麻省理工大学世界经济实验室主任理查德·卡巴里洛对本报记者说,“银行愿意卖的价格和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差距太大了”。

  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双方对于这些资产的质量信息严重不对称;而且,宏观经济面和政治不确定也造成了投资者恐慌情绪。同时,较弱的银行不能对这些资产进一步减记,因为银行目前正在接受官方的压力测试,如果出售会导致进一步资产减记,可能使压力测试无法通过。

  卡巴里洛说,私人投资者提高价格是一方面,但这可能还不够。压力测试结束后,政府注资可以用来进一步填补资本黑洞。但他目前还不清楚这两个项目将如何结合起来。

  艾略特说,私人投资者提高报价的同时,监管部门会向银行施压,要求他们卖出,“但是估值差距太大了,要撮合他们依然非常困难”。

  盖特纳在公布其剥离有毒资产计划的当天,即获得了投资界两位重量人物的支持。

  一位是债券大王、PIMCO的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另一位是BlackRock的主席芬克。两人都对该政策表示欢迎,并表示将参与该项目。

  私人投资者选择了拥抱盖特纳,但在之后的市场讨论中,银行是否愿意参与成了新的焦点。

   艰难时世:贷款损失将超过毒资产损失

  那么,银行对于有毒资产的计价与市场愿意支付的价格到底有多大差距?

  以四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为例。它们拥有约一半的美国消费和商业贷款,以及大多数的有毒证券。

  据证券经纪公司FBR资本市场数据,四大银行持有约2万亿美元投资和交易证券,如债务抵押证券(CDO)、贷款抵押证券(CLO)、商业房地产证券(CMBS)和住房贷款抵押证券(RMBS)。

  按照正常的会计准则,银行对于这些资产的计价要按照最近市场的交易价格来计算。但整个市场已冰冻多时,要准确计价颇有难度。

  艾略特说,目前的有毒资产市场基本不存在,因为银行和投资者分歧太大了,“你可以说它值30美分,也可以说值60美分(面值1美元)”。

  而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银行已经对这部分有毒资产已经进行了大幅度减记。

  据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的一份研究报告,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有三类资产已经接近公允价值或者被低估:房利美和房地美担保的房贷证券;臭名昭著的CDO;以及杠杆贷款证券。

  标准普尔说,两房支持的贷款证券很大程度由政府担保,银行目前的计价大约在90美分。另外,很多银行已经将次级债CDO减记到25美分,杠杆贷款减记到75美分,这些基本上都是公允价格。

  但其他一些资产则仍然估值过高,如大额的房贷支持证券,这些因为贷款规模高,两房无法担保。标准普尔说,银行手中持有的这些资产是按照78美分计价,如果考虑到违约率还在不断上升,这一部分可能高估。

  标准普尔称,还有部分银行估值过高的是商业房地产贷款证券。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商业房地产证券目前大约值50美分,但银行自己的标价是70美分。

  原瑞银证券化集团执行董事李戍民对本报记者说,虽然很多商业房地产目前还在支付利息,但是很多建筑物的真实价值已经比贷款额度要低很多了。

  最后,银行从从保险商Ambac和MBIA等公司那里购买了保险合同来对冲自己手中投资组合风险,这些合同可能也会遭受损失。这些保险商已经陷入困境,其评级不断下调,银行不得不持续增加准备金来应对意外损失。

  艾略特说,接下来随着有毒资产计划展开,市场上有了交易,哪些资产估值过高,哪些资产估值过低将会更加明晰。

  按FBR数据,接下来三年时间里,上述有毒证券会减记约4.5%。这对四大商业银行意味着900亿美元的损失。自2007年底以来,这四家大银行总共已经减记了1500亿美元。

  但据FBR研究报告,接下来,银行持有的未经证券化的贷款风险比有毒证券风险可能更大,未来三年这部分的损失可能会达到9%。

  四大商业银行共持有3.6万亿美元的消费和商业贷款,包括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房屋按揭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等。李戍民说,这些类型贷款恶化的速度惊人,违约率持续上升。

  如果按照9%的总体贷款损失来计算,未来三年四大商业银行还将承担约3000亿美元的损失,远高于有毒证券的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与华尔街要一起走过的“艰难时世”还很长。

naka Apr 6th, 2009 16:13

引用:

作者: naka (帖子 2891580)
GM的消息相对F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无论如何还是需要至少一家汽车厂的,F的管理是比较好的,如果能从这次危机中确认他的霸主地位,他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
策略:分批入驻,向上累计。

今天涨得够意思。

温城老彭 Apr 6th, 2009 19:39

有点意思!
二月份之前与GM关联度极强,现在还在关联。

naka Apr 8th, 2009 15:32

another nice move for FORD!

s0jv Apr 8th, 2009 21:34

确实不错, 请问一下, 不是还有克莱斯勒吗? 股票代码我查是dcx对否? 怎么没人讨论这个汽车股票?

naka Apr 9th, 2009 09:19

在金融股票大幅利好的消息下,Ford盘前新高了!

从已经读出来的消息中能够看出来,福特相比克莱斯勒与通用而言,在产品和公司管理上要稍稍胜出一筹。不买也罢,买当然要买潜力更大一些的。

naka Apr 15th, 2009 16:36

F从3月30号发贴的那天起,马不停蹄的从2.8走到了4块钱左右,前几天基本维持在4.2-4.3的区间,今天开始回调了。
如果市场能够坚持健康的走法,进3退2,那么现在开始的回调,应该是空仓者小幅介入的好机会(每次10%的资金,不要margin)。当然了,前提是你打算长期投资福特这支股票,而且你能容忍自己的账户出现较大的波动,而且对于账面的利润可以嗤之以鼻。
不容易啊,呵呵。

飞天猫 Apr 15th, 2009 16:44

引用:

作者: s0jv (帖子 2910632)
确实不错, 请问一下, 不是还有克莱斯勒吗? 股票代码我查是dcx对否? 怎么没人讨论这个汽车股票?

克莱斯勒是非上市公司吧?

ldwlx Apr 15th, 2009 18:55

引用:

作者: 飞天猫 (帖子 2921803)
克莱斯勒是非上市公司吧?

yes!

s0jv Apr 15th, 2009 20:57

引用:

作者: ldwlx (帖子 2922079)
yes!

thks!

naka Apr 16th, 2009 15:58

现在应该学习巴菲特,再过几个月,很多人会感叹那个时候许多好股票比汉堡都便宜。

还记得吧,许多类似的故事,新浪?

noob_noob Apr 16th, 2009 16:07

引用:

作者: naka (帖子 2924129)
现在应该学习巴菲特,再过几个月,很多人会感叹那个时候许多好股票比汉堡都便宜。

还记得吧,许多类似的故事,新浪?

How many F did you buy? Please show us!

懒得说了 Apr 16th, 2009 17:16

楼上的不要再发无意义的帖子了,
 
浪费别人的时间。 谢谢。

naka Apr 17th, 2009 15:23

GM公布将裁员3400人以缩减成本。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大家既没有认为这是个什么太好的消息(GM的成本很大源自退休人员),也没有认为是个太坏的消息(已经做好的破产的心理准备)。
所以,F继续持有。

naka Apr 22nd, 2009 10:23

福特新高。
现在的市场走势的确是强势,急跌,洗掉不稳定的筹码。
今天的新闻我读懂了:通用这次不会破产了,福特将成为北美汽车市场中成为唯一的获胜者,其他的都是陪太子读书。

sofa Apr 22nd, 2009 10:25

楼主看来已经赚不少了,恭喜!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22:14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