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其他◆ > 时事闲聊区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Feb 6th, 2006, 22:40     #1
M16
Banned
级别:3 | 在线时长:25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25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25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
 
M16 的头像
 
注册日期: Aug 2005
帖子: 2,264
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M16 is a name known to all
默认 许多中国人不知中国的发展过程,只听信不实之宣传,于是频频冒出“某某时代中国连火柴

许多中国人不知中国的发展过程,只听信不实之宣传,于是频频冒出“某某时代中国连火柴也造不出来”之类令人喷饭的议论,可说此话者偏偏还中气十足。本来火柴并非什么大产品,只是那么些数典忘祖的议论,我们不得不讲讲中国火柴的故事。

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1879年,由华侨商人卫省轩投资,称广东佛山县巧明火柴厂。该厂虽然资金短缺,生产规模有限,每天仅生产数箱(每箱7200盒)火柴,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家火柴厂。1880年有外资介入,位于上海苏州河南岸建立起规模更略大的火柴厂,名曰燧昌自来火局。接着福州耀明火柴厂、长春广仁津火柴厂以及吉林、重庆等火柴厂纷纷建立。到1903年,全国火柴厂已有18家,1913年增至70家。只是这些厂多数由外资行办。

由于这些火柴厂的设立,中国的火柴进口量锐减。1913年中国进口火柴56万箱,递减至1920年,进口数就降至约17万箱;到1923年更降至4.49 万箱。其原因大抵有二:其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致使欧洲国家生产下降;其二是新文化运动造成国民抵制日货,而日本火柴是进口中国的大户。如1913年日本火柴进口达43.6万箱,占进口火柴总数的78%;到1923年这个数字降至不足7500箱,占16.7%。

1920年是中国火柴厂兴旺的一年,这年中国民族资本开设了23家火柴厂。其中,依靠推销煤炭起家的刘鸿生也跻身其中。元旦这天,刘鸿生邀约了杜家坤等共七个股东,集资12万元,正式创办华商鸿生火柴无限公司,刘出资9万元,成为控股股东。为了避开上海已有的五家大型火柴厂,兼之回避上海的高地价、高开支,并考虑易于占领一定份额的市场,鸿生火柴选址苏州,10月1日正式开工。

在经营上,刘鸿生把削木工序直接设在浙江木材产地,节省人工及运输费用;他还发明了把粘制火柴盒的工序分包给城乡贫苦人家,让他们在任何闲暇时间及所有人员都可以操作,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使这些贫苦人家获得收益,很受欢迎。这种粘火柴盒的办法直至1960年代仍为国内火柴厂沿袭使用。

鸿生火柴第一个商标定名为“定军山”,恰与中国第一部电影同名。因其使用的黄磷为有毒原料,且质量不高,销售较为困难。虽然当年底即改用赤磷制作火柴头,并以“宝塔”、“单狮”、“地球”作为品牌,但因质量问题,销路依然不畅。几乎与鸿生设厂同时,上海叶氏家族创办于1890年的燮昌火柴,依仗其资金雄厚、品牌知名、质量可靠,抢滩苏州,企图一举扼杀鸿生于襁褓之中。而外国如瑞典、日本火柴亦压低售价倾销,致使鸿生火柴至1924年以前亏损52112 元,“几频于危”。

刘鸿生为扭转颓势,亲自钻研火柴生产技术;又高薪聘请专家、技工,终于解决了火柴生产的关键问题,即药头化学配方问题,成为鸿生自己的保密配方。他还添置先进机械,终于制成优质价廉的鸿生火柴。不但扩大了市场,还创出知名品牌。

在此基础上,刘鸿生乘机兼并了燮昌火柴厂,不仅立即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吃掉一个雄厚的竞争对手,使鸿生火柴成为苏州唯一生产厂家,产品行销苏北、苏南乃至浙江各地。仅一年时间,不但弥补了过去所有亏损,还盈利10万余元。随着业务的扩大,刘鸿生将华商鸿生火柴无限公司增资50万元,分为5000股,转成有限责任公司。又经过刻苦钻研,改变粘胶配方创造了“宝塔”名牌火柴产品,在1929年被作为各贸易市场火柴的标准产品。该火柴不但供应国内,还出口南洋,成为南洋市场的著名商品。到此,不仅不是“中国连火柴也造不出来”,而是中国火柴成为南洋市场上瑞典、日本火柴的强劲对手。

为了打击中国民族的火柴工业,挽回被中国火柴夺占的市场,1928年起,垄断世界市场的瑞典火柴开始低价倾销,正崛起的日本火柴也紧随其后,而日本火柴工业也几乎是瑞典资本控制的,这对中国的火柴业造成巨大威胁。

面临严峻局面,上海中华火柴公司首先动摇,考虑与国际火柴资本合并。瑞典资本亦提议收购鸿生等中国民族火柴厂商。经多次谈判,刘鸿生以条件不合为由,抵制了国际资本收购企图。于是,瑞典火柴竟以成本之一半的价格倾销,企图压迫刘鸿生等退让。导致中国火柴在1930年比1927年销售额下降33%。许多中国火柴厂家停工甚至倒闭。

1928年,刘鸿生联合荧昌火柴老板朱子谦等,成立江苏省火柴同业联合会,选举实业巨子张謇担任会长。会章规定:共同议价,避免自相降价;向国民政府联合上书,要求限制瑞典火柴进口数量;组织抗议、罢工活动,以求得政府减低火柴捐税。1929年11月22日,来自全国的52家火柴企业集会上海,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通过联合会章程,选举刘鸿生为主席。12月5日,刘鸿生率领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窃以我国火柴业已有40余年之历史。比年以来,外受瑞典之侵略,内感捐税之繁冗,成本愈高,而工作愈困;销路愈蹙,则售价愈低。停工倒闭,前后相望,其幸存者,咸岌岌不可终日”;“洋货资本大而行销广,国货捐税重而成本高,贵贱之值悬殊,强弱之势判然,欲其不败,实不可得。”

请愿要求:对进口火柴实行‘屯并税’,以限制进口数量;豁免火柴原料进口税,或增加火柴进口税;出口火柴除纳一次性出口税之外,免内地一切捐税;铁道运输按照四等收费并免铁道附加税,而进口火柴则收一等运费,以示区别。国民政府答复只有部分要求得以满足,而于1930年1月工商部致联合会函道:“查外国火柴侵略压迫,中国火柴岌岌可危,本部迭据各方面呈请救济前来,业经评加研究,非试行火柴专卖制度不足以彻底救济。”

这个复函使中国火柴联合会十分兴奋,但却为民国政府所延宕,其主要原因是专卖会造成与瑞典、法国通商条约相违背,产生外交纠纷。而拟定火柴专卖办法大纲以避免此类纠纷。瑞典方面亦害怕中国火柴联合会之行动将打击瑞典火柴进口中国,便与中国方面协商专卖,企图以瑞典火柴占据统治地位,只留一杯羹分与中国火柴厂家。10月5日,《时事新报》爆出惊天消息:瑞典拟用1500万元贷款,换取中国火柴专利权50年。刘鸿生代表火柴联合会置疑国民政府,最终瑞典方面未能与中国达成协议,而火柴专卖也泡了汤。

刘鸿生早于1928年就开始探讨大规模联营火柴业,他认为只有这个办法才是中国火柴得以对抗外国火柴入侵的根本良策。但中国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致使他的努力不能奏效。此刻瑞典发起的强大攻势,使中国火柴三大厂家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荧生、中华、鸿生三大公司便开始联合经营谈判,以求共度难关。经多次核资并股协商,三大公司于1930年7月达成合股,成立大中华火柴有限公司,乐振葆出任董事长,刘鸿生出任总经理。

大中华火柴有限公司成立后,又兼并了九江裕生火柴厂、汉口燮昌火柴厂、芜湖大昌火柴厂、扬州耀华火柴厂等火柴企业,中国火柴形成了实力强大的集团,如此不仅自身实力大增,还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有了大额资金,刘鸿生较大幅度更新了中国火柴生产的设备与技术,节省了劳动力及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具备了与瑞典火柴生产竞争的实力。

经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各项艰苦的竞争努力,大中华火柴终于打败了瑞典火柴的猛烈进攻,到1931年,大中华火柴便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火柴市场,加上其它中小火柴企业的产销,可以说,不仅中国人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火柴,中国火柴也成为南洋各地居民的日用佳品。刘鸿生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中国火柴大王”的头衔。那种某某年之前中国连火柴也造不出来的奇谈怪论,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胡说。
M16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13:56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